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向每一位农业科技“耕耘者”致敬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将汗水倾洒在田间地头,“助农增收”始终是他们不变的坚守,初心就是为百姓创造出鼓鼓的“粮袋子”、丰盛的“菜篮子”,让百姓“油瓶子”装满健康好油。

他们坚韧、执着、奉献、勤奋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们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

是农业科技战线上的“耕耘者”

近三年来,农发种业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管理、深化科企合作,在公司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73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12项,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正值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农发种业党委开展“最美农发种业科技工作者”宣传典型推选工作,闫启云等七名科技工作者作为典型,将精彩亮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跟随步伐,一同聆听他们的故事。

 

闫启云:爱岗敬业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图片1.png

    闫启云,中共党员,安徽华成种业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服务农业,是她一生的情怀。她是爱岗敬业的典型,在她身上,你看到的不单纯是一位科研人员在工作,你体会到的是她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到育种工作中那忘我的境界。一年四季,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迎着朝霞伴着夕阳,长年累月在烈日下工作,皮肤早成了健康色,育种工作是艰辛的,她乐观开朗、苦中作乐,干的乐此不疲,一直和团队一起不断探索农作物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已主持或参与选育出10多个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近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安徽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育种同时,还承担着各级试验,为品种的审定及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她先后参与国家农业相关项目1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4项、宿州市科技重大专项2项。参与制定了6项地方标准和5项企业标准。作为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服务,荣获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刘飞:创造高产记录的中国农业新品种育种之星

 图片2.png

刘飞,中共党员,安徽华成种业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农科院院长。他长期驻扎在种子育种一线,潜心科研,刻苦攻关,小麦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他厚厚的田间调查记录,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和办公室,除了春节的几天,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假期。而到了夏季,小麦接近成熟,进入选种时期,他更是泡在试验田里,每天顶着烈日工作至少8个小时。经过多年努力,他先后选育出小麦新品种国审5个,省审9个(其中优质强筋2个、中抗赤霉1个),获得省部级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科研项目20多项、培育出二十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华成3366是安徽省第一个产量突破800公斤的小麦品种,创造了安徽省小麦高产新纪录。多年来,刘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纪录,但是他不满足已有成果,在育种领域继续深入探索,继续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田间耕耘。


石绪海:二十年如一致力种业创新

图片3.png


石绪海,山东中农天泰种业科研院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自参加工作以来,20多年如一日坚守科研一线,从事玉米种质创新、品种选育,致力于玉米种业创新发展。每年他有300多天都是在玉米试验地里,战酷暑、克风雨,从一株株玉米材料播种出苗到开花结果,孜孜不倦、科学严谨地搜集着一个个试验数据。夏天在本地,三伏天,三四十度高温下,穿梭在玉米试验田里进行套袋授粉、采集试验数据,石绪海身上的工作服从早到晚整个都是被汗水浸透的。冬天在海南,他是公司第一个开展南繁工作的员工,春节都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他20多年来仅陪家人度过5个春节,18个春节是在海南育种试验田度过的。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他利用外引种质融合本土种质,实现了早熟、抗逆的有效协调与创新,育成遗传类型丰富的优良玉米自交系100多个。建立了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育种体系,先后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品种32个,在我国玉米主产区累计推广1.5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75亿元。参加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等奖励16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7项、发明专利5项、著作权5项。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先后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农发集团最美奋斗者、沂蒙乡村之星、平邑县科技创新人才,2024年授予临沂市五一劳动奖章。

 

李清峰:以行动诠释热爱的玉米育种专家

图片4.png

李清峰,中共党员,河南地神种业农科院副院长、玉米所所长。玉米育种,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怀着对这份事业的无比热爱,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长期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不畏夏阳酷暑,不惧风吹日晒,几乎每天都在与玉米打交道,常年玉米授粉、调查、考察、收获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每一次的杂交试验、每一株玉米的观察与培育,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深知自己工作的意义重大,为了培育出更优良的玉米品种,为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他默默地付出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担当。现今他已主持国审品种5个、省审品种4个、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12个;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篇,获得新型发明专利1个、植物新品种权9个;获河南省成果奖2项,周口市成果奖2项,周口大工匠、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中央企业团工委、农发集团“青年文明号”3项。


朱高纪:立志改变中国农业的小麦专家

图片5.png

朱高纪,中共党员,河南地神种业农科院副院长、小麦所所长。出身于农家的他,从小看到农业的艰苦、为了立志改变,高考他毅然报考农大,毕业后一直从事遗传育种研究。他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在他身上,你体会到的是他全身心扑到小麦育种工作中那种忘我的情怀。尤其是麦收期间,早上五点到地,赶在朝霞前,伴着夕阳走,一袋面包解决吃饭问题。从事育种是快乐的,每年播种希望,虽然收获多是失望,偶尔的亮点会让劳累烟消云散。主持或参与选育出7个新品种,推广面积几千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数亿元。获“周口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和“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一项。


马湛: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女强人

图片6.png

马湛,山西潞玉种业常务副总。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于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加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增强育种创新联合攻关,构建筛选测试体系,先后参与选育了潞玉1403、潞玉1525、潞玉1611、潞玉1780等10个品种,引进了恒禾2号、中谷19、潞杂9号多个优良品种,在推动品种更新换代的同时也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在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种植的进程中,将种肥药膜农资配套、耕种管收机械作业、病虫草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高效利用等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以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也先后荣获了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及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励。


朱俊凯:甘做“南繁候鸟”的85后育种家

图片7.png

朱俊凯,中共党员,江苏金土地种业科研项目部经理,主要负责稻麦科研育种及相关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利用60Co-γ射线、加速器电子束等辐射诱变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手段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进度。工作以来,朱俊凯扎根科研一线,时常奔波田间地头、风餐露宿,甘做“南繁候鸟”,曾连续9年在繁种基地度过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力保障公司种质资源安全入库。新冠疫情期间,南繁基地的同事因混管阳性而全被临时隔离,此时水稻播种工作已迫在眉睫,若无人管理,多年来积累的种质材料将毁于一旦。收到消息后,朱俊凯连夜启程赶赴海南,于凌晨2点到达基地,5点下田了解情况。经与多方紧急沟通、统筹安排,三天内圆满地完成了1.3万余份种质材料的播种任务,保障了科研育种的实施进度,避免了公司科研的重大损失。近年来,朱俊凯先后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们相信农发种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以宣传典型为榜样

继续致力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中国及至世界农业

 

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

让我们向农业科技工作者致敬

向所有科技工作者献上崇高的敬意


实时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