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种业2024年度“媒体聚焦”,邀您投票!
这一年,农发种业以蓬勃的姿态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我们从2024年度主流媒体报道中精选出12项有“影响力”、“显示度”、“温度”的亮点请为您心中的2024年度农发种业“媒体聚焦”投上宝贵的一票(文末有投票)!
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河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农发种业积极行动,在河南新乡“中原农谷”投资建立种子科研繁育加工中心,着力打造以种业为核心产业的农业创新高地。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小麦制种基地(平原示范区)负责人陈卫红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
1月19日,农民日报《加强品种技术配套 引领小麦单产提升》
简介
新麦58”是2023年度优质强筋小麦金奖的品种之一。据洛阳市中垦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晓斌介绍,该品种非常广适,在黄淮南片产区都可以种植,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属于强筋小麦,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要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小麦,主要定位在面包粉等烘焙粉方面,市场需求旺盛;高产稳产,具备亩产800公斤以上的潜力;抗逆性强,具有抗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的能力,抗倒性好。“我们将以‘新麦58’产品为核心,做好粮食贸易,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褚晓斌说。
2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要闻《先进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简介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公司(农发种业成员企业)与巴基斯坦企业共同研发的HC—021C型油菜籽种植面积显著扩大,分布巴基斯坦多个地区。《人民日报》2月3日刊发《中巴合作研发的油菜品种种植面积显著扩大,提升了巴基斯坦种植户的收入水平—先进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深入报道公司周旭升和他的团队,在巴基斯坦新种植区普及田间管理技术知识,帮助农户提高油菜籽产量,提升巴基斯坦种植户的收入水平的相关情况。
3月16日,农民日报 第一版:要闻《显南繁担当 展振兴新局》
简介
作为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近年来,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化基础建设,近5年年平均研发投入超7000万元,2023年持续加大投入。通过与国内多家优势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吸纳了一批优秀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4月12日,农民日报第四版:综合新闻《湖北武汉:乡村头雁逐梦“新质生产力”舞台》
简介
苏中想,“武汉英才”计划现代农业领域培育支持专项入选人才,他是农发种业成员企业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水稻技术主管。十几年来,他一直奔波于乌干达、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困难,头顶烈日下田选育,从100多个杂交水稻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改进配套种植技术,帮助乌干达、巴基斯坦相关地区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300%和30%,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被当地人亲切称为“MR.Su”。
#新质生产力助力春耕春管#主持人:央视网。阅读量:309.2万。
4月13日央视网CCTV13《朝闻天下》播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提升春耕春管质量》
简介
河南孟州的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与往年不同,今年当地的小麦专业合作社种植了8,700亩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而且还加入到新组建的产业化联合体,推广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销售的新模式。中农发种业集团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晓斌接受央视采访。
4月9日、4月12日、4月19日,学习强国先后发布《强国记者春耕一线观察》等报道。阅读量:288万。点赞量:3万。
简介
2024年春,春耕春管正在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学习强国”记者走进中农发种业集团,调研采访春耕春种,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实验室,感受春耕春管新图景。
4月22日,新华社、新华网《中国先进农业采收技术造福巴基斯坦农民》客户端浏览总量:203万
简介
为配合中巴经济走廊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公司武汉庆发禾盛农业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公司Evyol集团于2022年签署合作协议,帮助巴基斯坦通过大量种植和高效收获健康的油菜籽,实现食用油自给自足,武汉庆发禾盛农业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主任周旭升接受新华社采访。
4月23日,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小种子孕育大天地“春耕春种走基层”活动见闻》
简介
2024年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中国农发集团组织的“春耕春种走基层”活动走入集团所属多家种子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见证了一粒粒小种子孕育的农业发展大天地。
4月26日,人民日报《粮食增产提质在行动》
简介
2024年春,人民日报记者走进中农发种业集团春耕一线,探访公司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实践。2024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粮食增产提质在行动(深度观察)》相关报道。
6月2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河南新乡良种繁育基地迎来收获“面包麦”产量高品质好》
简介
随着河南周口的麦收进入到了尾声,6月2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记者来到了新乡中原农谷的核心区,经过初步的测产,一亩地的产量是一千五百斤,比其他品种高出了二百斤。CCTV17《三农长短说》对新麦58收割进行报道。
6月7日,人民日报《弘扬中巴传统友谊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
简介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企业在选育和推广油菜品种以及油菜籽收割、榨取、渣料再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升级。双方联合研发出适合当地的油菜籽采收设备模块,降低采收损失率,提高农民收入。庆发禾盛合作伙伴阿斯加尔·阿里接受《人民日报》采访。
广大网友参与热评,高呼“中巴友谊长存”、“弘扬中巴传统友谊,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不同文化展现出独特魅力,共同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等话语,祝愿两国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即日起至2025年1月1日,每位网友均可为心中的年度热搜投票(可多选)快来投出您的宝贵一票!